时间:2022-12-01 13:29:56 | 浏览:522
[腕表之家 腕表品鉴]作为瑞士制表三驾马车之一,江诗丹顿今年在日内瓦表展依旧备受瞩目,去年刚诞生的伍陆之型系列、经典的Overseas纵横四海系列、Traditionnelle 传袭系列、Patrimony传承系列以及绝美的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系列都推出了全新表款,是不是看花眼了?再者,今年蓝色成了大热的颜色之一,江诗丹顿也为Patrimony传承系列和 Fifty six伍陆之型系列增添了蓝色盘面新品,淋漓展现了品牌本身过硬的实力和不凡的颜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江诗丹顿传承系列星期日历逆跳腕表蓝面表款,感受腕间那一抹迷人的蓝色。(腕表型号:4000U/000R-B516)
江诗丹顿传承系列一直以来以简约风格为主,加上纤薄优雅的表壳,是出入正式场合和宴会的理想伴侣。江诗丹顿今年的新表款增添了逆跳功能,既能保留原本的简洁,又打破了常规,让佩戴者能够轻松感受到时间在腕间流逝的感觉。
腕表实拍
表壳直径为42.5毫米,厚度为9.7毫米,以18K 5N粉红金制成,表壳正面以及侧面均以抛光工艺润饰,金属细腻温润的光泽尽情展现在我们眼前。
侧面可见表壳的线条饱满流畅,十分典雅自然。
这是江诗丹顿Patrimony传承系列第一次推出蓝色系表款,迷人的午夜蓝盘面装饰有旭日纹,增添了灵动和光泽感。锥形立体式时标和珠粒式分钟刻度相互映衬。
盘面上半部分是日期指示,下半部分为星期显示,均配备有逆跳功能。当带有箭头的指针走到最后时,能够瞬间返回,动静之间实现时间的转换,带来视觉上的绝佳享受。独特的设计和美学见解在盘面有限空间发挥得淋漓极致,趣味十足。
深蓝色密西西比鳄鱼皮表带与之搭配,饰有同色系缝线和大方格纹,并且搭配折叠表扣,保留了独具20世纪50年代特色的迷人设计。
机芯采用了品牌自主研发制造的2460 R31R7/2上链机芯,经日内瓦印记认证,动力储存大约为40个小时。透过透明表背,可见其精美的机芯,经过手工抛光、斜切、亮面和倒角打磨,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品牌的匠心,18K 5N红金的镂空摆陀同样让人赏心悦目。
总结:江诗丹顿精湛的制表技艺以及细腻用心的打磨工艺在今年的新表款上继续保留着,再加上双逆跳显示别致呈现独特的时间显示方式,让腕间的时计更加与众不同。如有喜欢这款新表的表友,可以持续关注其动态。参考价位:¥351,000(图/文 腕表之家 吴枫琪)
江诗丹顿 222 是 1970 年代推出的一体式表链运动手表之一,该系列始于 1972 年的皇家橡树,然后是 1976 年的百达翡丽鹦鹉螺。在鹦鹉螺问世一年后,江诗丹顿推出了 222,这款腕表由24岁的设计师 Jorg Hysek 的所设计
作者 | 乔琪现代人对古代文明的认知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现存至今的古代文物,它们被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长期收藏于研究院和博物馆当中。这些展现人类文明历史的文化遗产需要专业人士的细心呵护,往往被良好地保存于有修复和保存能力的博物馆等专业机
在江诗丹顿 260周年之际,它推出了一款精美的单按钮计时陀飞轮腕表,采用枕形表壳,Harmony。这款手表由 Calibre 3200 提供动力。这款精湛的机芯现在以经典表壳回归,全新但同样美丽的装束,来认识江诗丹顿 Traditi
在腕表圈,百达翡丽鹦鹉螺、爱彼皇家橡树、江诗丹顿纵横四海,这三个系列腕表被誉为“三大钢王”。这样的说法也很好理解,都是顶级品牌,都是运动款式,都是钢款最热,都是蓝盘最火。鹦鹉螺和皇家橡树一级市场早就“只供VIP”了,难买程度堪比“考北大”,
在瑞士制表历史上,最神圣的地方一定是阁楼。在人造光源尚不普及的时代开始,高级制表工匠必须在阁楼中趁着每天阳光最明亮的数个小时里工作,完成最精细复杂的机芯制造。也正因如此,江诗丹顿将阁楼工匠(Les Cabinotiers)为其殿堂级作品系列
[腕表之家 钟表技术] 江诗丹顿是瑞士传统制表“三驾马车”之一(另两个牌子是,百达翡丽和爱彼)。像江诗丹顿纵横四海、奎德利、85180、88180、86020都是各位玩家非常熟悉的表。实际上,除了这些常规系列手表外,江诗丹顿还有一个称为“阁
[腕表之家 腕表品鉴]江诗丹顿创立于1755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早的钟表制造厂,从诞生至今,江诗丹顿在技术和美学上不断前进,成为了制表界中最负盛名的钟表品牌之一。作为江诗丹顿的经典系列之一,Patrimony传承系列凭借着简约纯粹的造型和独
[腕表之家 腕表品鉴]江诗丹顿Overseas纵横四海系列腕表诞生于1996年,集休闲优雅和运动风尚于一身,和卓越的机械性能相得益彰。2016年,江诗丹顿以旅行为主要风格,契合极具时代精神的旅行家主题,以结构鲜明的设计和流畅简洁的线条,开拓
铸镶红铜龙纹方豆,青铜器,春秋。通高29.7厘米,口径(连盖)15.8厘米。1978年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陪葬坑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铸镶红铜龙纹方豆豆,器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形似后世的高足盘,器腹如盘,圜底,腹下有长粗柄,柄下有圈足
嵌红铜画像铜壶,青铜器,春秋晚期,通高41.8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14.6厘米,1990年河南省淅川县和尚岭2号墓出土。嵌红铜画像铜壶淅川和尚岭楚墓M1、M2是继下寺楚墓后,于1990年发掘的又一批楚国贵族墓葬,西距下寺楚墓仅400